《歌》以简约而深邃的笔触勾勒出生命与自然的永恒对话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如飞鸟、野草、泥土,构成了一幅生生不息的循环图景,暗示着个体生命虽短暂,却始终与天地万物保持着血脉相连的默契。羽毛坠落的画面被赋予双重象征,既是生命重量的具象化,也暗喻着灵魂终将回归大地母体的宿命,这种坠落并非终结,而是另一种存在的开始。野草在石缝间倔强生长的意向,揭示了生命最原始的韧性,即使被遗忘在时光褶皱里,依然保持着向光而生的本能。歌词刻意模糊了歌唱者与被歌颂者的界限,使得风声、雨声、草木摇曳声都成为自然的和声,人类的声音不过是万物交响曲中的一个音符。这种表达消解了人类中心主义,将生命置于更广阔的宇宙维度中审视。结尾处未完成的韵脚和留白的空间,暗示着这首歌永远处于创作状态,就像生命本身永远处于未完成时态,每个瞬间都在谱写新的乐章。整首作品通过克制的语言和开放的意象群,完成了对生命本质的诗性叩问,让听众在旋律的缝隙中听见自己心跳与大地共振的回响。